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傳播方式: 愛滋病毒是透過體液(如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等)交換傳染的,傳染途徑包括:
潛伏期: 愛滋病的「潛伏期」是指「感染愛滋病毒後,到發病的時間」。典型愛滋病的潛伏期,從感染到發展成為愛滋病患,快者半年至5年,慢者7年至10年或更久。如果使用藥物控制治療,可以延緩發病,延長潛伏期。 另外,愛滋病毒感染有一個需要注意的「空窗期」問題,「空窗期」指的是「感染愛滋病毒後,到可以被檢查出來的時間」。在得到愛滋病感染的初期,可能檢驗不出來病患已經得到了愛滋病毒,這就是所謂的「空窗期」,空窗期時,病患感染者體內的愛滋病毒數量多,傳染力強,可以傳染愛滋病給其他的人。在愛滋病毒感染後,人體不會立即產生抗體,因此以一般的抗體檢測,大約要6-12週後才能被檢查出來,若以偵測愛滋病毒抗原之檢驗方式,如:1.以愛滋抗原/抗體複合型檢測 (HIV antibody and antigen combination assay)篩檢,並經中和試驗(Neutralization test, NT)確認、2.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 (Nucleic Acid Testing,NAT),可縮短空窗期,並提高愛滋病毒感染早期發現的機會。 發病症狀: 愛滋病的發病症狀變化極大,隨著依病患感染者的免疫力好壞、感染細菌的種類及感染部位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發病症狀。 預防方法: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目前愛滋病毒感染仍無法治癒,感染者必須像糖尿病和高血壓,耐心持續服藥才能控制病情,不規則服藥會導致愛滋病毒產生抗藥性,造成日後治療的困難。此外,必須採行安全性行為以防止不同株病毒重複感染,此為避免產生抗藥性病毒無藥可醫的重要關鍵。目前針對愛滋病毒,並沒有已證實療效的特效藥物,目前臺灣採用雞尾酒式混合療法藥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緩發病時間,且近年來由於藥物的發展進步,原本治療過程產生的副作用也漸漸改善,但仍無法根治。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