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神經肌腱炎
肌腱炎英文名稱:Tendonitis 就診科別:復健科,骨科,一般外科,神經科 身體部位:肌腱,關節 當肌腱組織長期受外力不當的作用影響而發炎,就會形成肌腱炎。肌腱是連接肌肉與骨骼的膠原纖維組織,負責傳遞肌肉的力量抵達骨頭以帶動關節活動,具有耐受伸、彎、扭等,在關節周圍處如手指、手腕、手肘、肩膀、膝蓋、足踝、腳跟等,這些部位因經常活動,肌腱的受力與磨損也極大。鈣化性肌腱炎、媽媽手、滑鼠手、網球肘、高爾夫球肘等,都是常見的肌腱炎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五十肩與肌腱炎的症狀很類似,所以肩膀疼痛不一定就是肩部肌腱炎,首先要確認發炎問題出在肌腱還是關節(囊)。 肌腱發炎的臨床症狀為局部疼痛,按壓患處或肌腱用力時不適感會加劇,某些肌腱發炎外觀會有腫脹發熱的現象。病況輕微者兩週內可自癒,逾一個半月情況還未改善,則可能發展成慢性肌腱炎,除疼痛外還會伴隨無力、麻痺、動作僵硬,無法伸展自如等。 疾病原因 肌腱發炎是肌腱在骨頭關節處的溝槽上受過度的磨擦所致。如果關節部位的磨擦受力過大,包裹肌腱的外膜(即腱鞘)其潤滑液產生異變,也會間接導致肌腱起嚴重的發炎反應,合稱肌腱腱鞘炎。 造成肌腱炎的常見原因是同個部位的肌肉過度使用,包括長時間打電腦、滑手機、騎機車手握油門、做大量的家事,或過於用力超出肌腱負荷,如提重物、猛烈彈跳等,都可能造成肌腱炎。而嚴重的外力創傷,如車禍、跌倒、運動傷害等,引發關節損傷或脫位,周圍的肌肉群失去協調性,也可能增加肌腱的負荷而發炎。血液循環及淋巴的流暢度,也會因關節問題受到影響,並加重其發炎情況。 其他諸如營養不均衡、腸胃健康欠佳,特別是缺乏鈣或蛋白質,造成肌腱組織的細胞不夠堅韌而易受損。而一些特殊疾病的影響,如風濕病患者的關節發炎,容易連帶使肌腱腱鞘發炎,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亦然。痛風石則可能囤積在肌腱上引起發炎,其它還有腫瘤、受病菌感染、糖尿病或血脂肪過高等因素,也都易引起肌腱發炎。治療時,需先診斷造成肌腱病痛的外因,加以避免或改善,再配合冰敷和護具,減輕患部疼痛及壓力,嚴重者可考慮局部類固醇注射。而慢性肌腱炎患者可接受體外震波治療,針對病痛部位施予高能量震波,增進組織再生與修復的能力,改善症狀。 症狀 疼痛.紅腫.發熱.麻木.僵硬.無力 好發族群
預防與治療
資料來源:元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