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按摩紓壓 會痛才有效?
2016/07/31 13:21:08 聯合報 記者胡瑋芳/報導 「按摩解除痠痛,一般人常有『愈痛愈有效』的觀念,其實這是個大問題。」雲林基督教醫院復健技術課主任熊振昌表示,按摩是用肢體做輕擦、揉捏、扣打、震顫及其他特殊手法為他人緩解疲勞的行為,依目的不同,被歸類成:
柔軟肌肉組織 達到放鬆效果 熊振昌指出,一般按摩可藉由皮膚接觸給人安慰和放鬆,猶如於壓力的生活裡得到短暫休假;此外,可增進肌肉與韌帶組織的柔軟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幫助痙攣肌肉弛緩,達到緩解疼痛與紓壓效果。 而醫療按摩,多以促進血液及淋巴液回流、使增生的疤痕結締組織柔軟,並增加彈性與延展性,使其趨近於正常狀態。 過度刺激 反引發惡性循環 熊振昌說,疼痛是身體自發保護機制的警告訊號,在告訴我們身體某些部分受創傷或可能有問題,忽略它容易產生傷害。一般輕撫按摩有療癒心靈的效果,而針對頑強的痠痛,多有肌肉軟組織緊繃問題,需要一定力道的刺激才能獲得適度改善。 但要提醒的是,超出臨界點的強刺激會產生傷害,易引發疼痛的惡性循環,造成反效果。且疼痛是很主觀的個人感受,建議按摩給予的最強力道,必須是在被按摩者可以忍受的範圍內。 只能改善循環 無法增加肌力 至於按摩的時間,「短則30分鐘,長則1~2小時。」按摩師張淑惠說,按摩可放鬆軟組織及改善血液循環,但無法增加肌力,對於肌力與體耐力沒有直接幫助。但按摩後肌肉放鬆情況下,被放鬆的生力軍肌肉群參與收縮,會產生更大的力量,易被誤解為按摩可以增加肌力,事實上,紓壓或理療都以放鬆為首要。 熊振昌表示,理療與醫療按摩一般會設計有服務或療程,局部理療按摩多在30分鐘左右,而全身理療按摩時間多在60分鐘上下;醫療性按摩又會視醫療目的、部位範圍、手法強度等做調整,短則3~5分鐘,長則20~30分鐘等,可視個人情況斟酌,享受按摩。 他說,多數人於按摩後容易因放鬆而入睡,但對已經入睡者,已感受不到愉悅、享受,繼續似乎也無特別效果。 按摩椅 無法取代人工智慧 至於按摩椅可能取代人工按摩嗎?張淑惠說,先進的按摩椅偵測頸胸腰約略長度、約略體重,再經由公式換算後,依照人體標準比例去調整按摩的力量大小以及相對較正確的寬度或按摩部位,再依照按摩器設定好的療程進行。其他較低階產品僅能提供固定力道、位置、療程等。 與人工按摩最大的不同是,按摩師可透過皮膚觸覺去感覺受者的皮膚、肌肉緊繃或其他狀況,適時與適度調整力道與方向,並且因應部位不同調整手法,這是機器無法做到的效果。 按摩請注意
(諮詢╱雲基復健技術課主任熊振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