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文章:班級經營小技巧
一、大學班級的特性 1.「變形蟲」式的組織:多變的組合。 2.具有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ies)性質的實質團體:聚少離多的組合。 3.鬆散的結構:非衝突性的小團體或孤立現象。
二、教師的觀念 (一)人性化教育理念 教師須考慮學生各個發展階段之心理需求,滿足其基本安全感及愛與隸屬感之需要。學生是獨立之行為個體,有其思想、情感及知覺方式,教師應信任學生積極表現的能力,而非以物化之控制手段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真誠付出,積極關心 每位學生皆有其獨立人格,尊重其人格之完整性,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真誠的付出。積極地關心每位學生,才能留住學生的心,導之以正途。扮演學生「亦師亦友」的角色。除嚴肅面之外,也該有輕鬆面以使學生樂於親近,有助於解決學生的問題。
(三)教師之不斷充實自我成長 教師若只一味地守著舊有的觀念作法,以昨日之所學來教導明日之學生,而未與時具進的話,對於學生,無疑地,將是一種無形的戕害。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地充實進修、自我成長,方能切合時代脈動,以應教學之需要。
三、班級經營的方法與技巧 (一)建立網路虛擬社群輔助班級經營 1.評估選用適當的網路平台 (1)依需求與可及性選用。基本條件:能提供「資訊功能」及「互動功能」。 (2)幫平台取個吸引人的好名字。 2.積極經營 (1)展現多元實用的價值。 (2)設法維持或提升人氣或瀏覽流量。
(二)建立基本資料,熟悉學生背景 1.設計學生基本資料調查表格,分發學生填寫、回收彙整。 2.閱讀並強記資料,對學生有基礎認識,應用於各種與學生的互動機會中。
(三)發送公開信,分享生活感觸 針對班級普遍性問題,或個人生活感觸、所見所聞,撰寫短文或公開信,發 送給學生課餘閱讀(取代上課閒聊)。
(四)返老還童溫舊夢,暖化班級氣氛 運用中小學教師常用的若干策略,以「返老還童」的方式對待「童年夢已遠」 的大學生,暖化班級氣氛,增添課堂趣味。 1.糖果:例如課堂考試完畢,繳卷同學可以摸糖果兩枚。 2.圖章:運用於試卷或作業報告之批閱。 3.獎卡獎品:製發教師個人風格或元素之卡片獎品,頒贈績優或努力的學生。 4.活動設計:將課程設計成競賽形式,設立名目頒發各式獎項等。
(五)戶外參訪,舒展筋骨憶難忘 1.若課程屬性適當,安排課堂之戶外教學或參訪活動,例如冬日暖陽下授課, 參訪「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鍾理和紀念館」等。 2.安排課餘假日的休憩旅遊活動,例如「壽山動物園之旅」等。
(六)卡片郵電傳情,適時叮嚀問候 1.以電子郵件(或網站留言),適時表達對學生的問候與叮嚀。 2.時機:開學(前)、考前、長假前或長假中、天候變化、其他。
(七)製發提問表,創造交流機會 1.製發課堂提問表或問卷,引導學生提出課程、學習或生活生涯相關問題,積極回覆,藉此創造交流機會,並做到個別關懷。 2.對未提問的部分學生,主動給予關懷輔導的留言。
(八)加值型批閱,試卷不再只是試卷 批改試卷、作業、報告時,除了給分數或等第之外,再加上肯定、鼓勵或關懷的文字。
資料來源: 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http://www.scu.edu.tw/edu/ 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http://www2.tku.edu.tw/~tdqx/
引用自:教育部高東屏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http://teloa.ktp.nsysu.edu.tw/files/11-1032-11345-1.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