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式工具參考指南
一、最新消息:
(訊息轉知)Google AI Pro 學生免費方案申請方式、條件一次看。
二、AI生成式工具使用指引:
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
三、AI生成式相關工具介紹:
1. 文案生成式 AI 工具比較分析
| AI工具 | 文案能力 | 資料整理與理解能力 | 附加功能 | 最適合的使用情境 | |
![]() |
ChatGPT |
文字生成速度快,語氣有時偏正式,但可透過提示詞微調,使語言更貼近自然用法 | 能閱讀與理解使用者提供的資料,並延伸參考外部資訊來源,常附上引用 | 具備圖像生成能力,可同時處理文字與視覺內容 | 適合用於內容創作、報告撰寫、研究摘要或需要快速產生大量文字的情境 |
![]() |
Gemini |
語句偏理性、結構清晰,但提示詞調整彈性有限 | 主要依據使用者提供的資料,整理與彙整速度快但不延伸外部資訊 | 可直接整合 Google 生態系服務(如文件、雲端、搜尋) | 適合習慣使用 Google 工具者,需快速彙整資訊並產出文案時 |
![]() |
Perplexity |
語氣偏正式,語言流暢但創造力略低 | 擅長搜尋多重資料來源並整合結果,同時附上可信的參考文獻 | 無額外生成功能 | 適用於需要核實資訊、查詢資料真偽或進行研究引用的場景 |
![]() |
Grok |
語句精簡、語氣靈活,尤其擅長幽默風格與社群語氣 | 可根據 X(Twitter)社群內容提供延伸背景與討論摘要 | 具備 DeepSearch 深度搜尋功能,能進行資料探究;整合於 X 平台(需 Premium+ 訂閱) | 適合追蹤熱門議題、了解社群動態、或創作與時事互動的內容 |
![]() |
Claude |
語氣自然、表達流暢,接近真人風格,但不易模仿特定作者口吻 | 可理解文件內容並進行摘要,但無法直接存取網頁資料 | 無額外附加功能 | 適合需要自然語氣、避免重複或抄襲的改寫與文章潤飾工作 |
2. 輔助型 AI 工具比較分析
| AI工具 | 文案與應用能力 | 資料整理與理解能力 | 附加功能 | 最適合的使用情境 | |
![]() |
NotebookLM |
擅長協助用戶整理大量研究資料、學習筆記與工作文件 | 能根據上傳的檔案自動生成摘要、重點整理與概念架構 | 支援生成影音或影片摘要、單字卡與心智圖 |
適合學習者、研究人員或需要歸納與組織大量資訊的使用者 |
![]() |
ChatPDF |
專注於 PDF 檔案的閱讀與理解,透過對話互動快速掌握內容 | 能即時回答與文件相關的問題,協助理解重點段落與概念 | 無附加功能 | 適合閱讀學術論文、報告、技術文件,或在研究與創作中快速消化資料 |
![]() |
Gamma |
以簡報與內容呈現為主的 AI 工具,語言精簡且具專業感 | 自動整理內容結構,協助轉化為簡報邏輯與重點分層 | 可自動生成簡報、文件或網站,免設計經驗即可產出專業成品 | 適合教學、研究報告、產品簡報或創意提案等用途 |
3. 影像型 AI 工具比較分析
| AI工具 | 文案與操作特性 | 資料整理與影像一致性 | 附加功能 | 最適合的使用情境 | |
![]() |
Nano Banana |
以文字指令即可快速生成或編輯圖片,操作直覺簡單 | 圖像在編輯後仍能維持人物或物件的一致性與真實感 | 具備去背、修圖功能,支援中文輸入 | 適合製作簡報插圖、學習作業或報告用圖 |
![]() |
leonardo |
能將現實概念轉化為高藝術感的影像作品,風格多變 | 特別擅長創作遊戲角色與場景等視覺素材 | 設定較繁瑣,需花時間調整參數以獲得理想效果 | 適合影像創作、遊戲美術與設計相關作業 |
![]() |
Midjourney |
生成圖像細節豐富,人物與場景表現逼真,品質極高 | 透過 Discord 平台操作,能生成高品質且風格一致的圖片 | 功能全面但學習曲線較高,設定步驟多 | 適合製作高水準簡報、創意影像與視覺專案 |
![]() |
Veo |
具備電影級影片生成能力,可從文字描述轉化為動態畫面 | 自動處理影像構圖與聲音同步,成果流暢自然 | 可同時生成影像與音訊內容 | 適合影片剪輯、教學素材或宣傳短片製作 |
![]() |
Sora |
可快速生成擬真動畫與短片,支援文字、圖片與影片作為輸入 | 自動生成連貫動態畫面,視覺自然流暢 | 生成影片品質高,細節處理出色 | 適用於課程影片、創意短片或視覺展示內容製作 |
四、校內學習資源: (請登入易課平台2.0觀看)
1. AI 輔助音樂生成與影音製作
2. 讓 AI 成為第二大腦,研究、寫作、學習必備工具與技巧
3. AI生成在數位教學上的應用
4. 字幕組 : 運用AI相關工具提升影片專業度
5. 利用 AI 工具協助研究報告與論文撰寫
6. 生成式AI應用
7. AI 一條龍:從文案到簡報再到短片
8. 不用會寫程式:AI 自動化密技
9. 與生成式AI共創未來:多模態、多觀摩、多磨改、多著魔
五、校外學習資源:
1. Google Gemini AI通識素養課程
2. Google數位人才探索計畫
3. EDU磨課師
4. 「好好用 AI」素養計劃 - 教材平台
5. IBM人工智慧學習資源
6. 臺大生成式AI導論
7. 臺大針對生成式 AI 工具之教學因應措施
8. 資訊科技素養培育計畫














